美国失业率数字为什么这么乱?

2020-06-08 16:42:05

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5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50.9万人,远远好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减少800万人。失业率也从4月的14.7%下降到13.3%。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,

但随后有多家美国媒体爆出,该数字严重低估了真实失业情况,而美国劳工部也承认,13.3%的失业率大概低估了实际失业率3%,5月真实的失业率可能在16.3%。

那么13.3%和16.3%哪一个是真?为什么劳工部自己也承认有错误,错误在哪?失业率都测不准了,增加250万就业人口又从何谈起?

首先失业率数字是基于劳工部的“家庭调查”(Household Survey)而来。劳工部所属的调查员会以家庭为单位,电话或上门采访美国劳工就业情况。随后将抽样样本分类为“就业”,“失业”和“离开劳动力”三个大类(图1)。

而新冠疫情创造了一大群游走在 “就业”和“失业”之间的人群。比如劳工处于休假(furlough)状态下,劳工部的政策是归类为“失业”人群的“暂时失业”子类中。可劳工部也发现,“就业”人口中“暂时不在工作岗位”这一子类也出现大幅度增长。因此劳工部怀疑有一大部分“失业”人口被错误地归类成不在工作岗位,造成失业率低估。

不过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美国就业情况快速恢复的趋势。因为休假的员工相比正式失业,能更快回归工作岗位。“暂时不在工作岗位”这一子类原本也是为休职工假期或病假的员工而设计。同时,上述问题4月已经出现,统计局预测调整后4月的失业数据也可能从14.7%增加到20%左右。从边际角度看,“5月就业市场相比4月快速恢复”的推断可能依旧成立。

250万新增非农就业人口则来自于“机构调查”(Establishment Survey)口径。即通过电话采访或网站提交问卷的方式,收集企业实际给多少人支付了工资。对于上述休假的员工,如果企业通过薪资保障计划(PPP)或其他渠道依旧支付部分薪水,这类人口会归为就业人口。但在失业率统计中,他们会被归为失业人口。因此新增就业人口和失业率间的关系,更适合从边际角度理解。

最后,两个口径同时面临着样本萎缩的问题。家庭调查中,上门采访的方式已经停止。这直接导致近两月回复率骤降15%至67%。机构调查中,回复率也骤降至69%。而正常水平在75-80%左右(图2)。